![]() | 華北電力大學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 一流學科 理工類 教育部 | |
軟科點評:電力蛟龍業內馳名,京冀兩地一體管理 | |||
門類代碼 | 學科門類 | 學科代碼 | 學科名稱 | 學科排名 | 排名層次 |
---|
08 | 工學 | 0807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6 | 前10% |
08 | 工學 | 0808 | 電氣工程 | 7 | 前10% |
12 | 管理學 | 1202 | 工商管理 | 50 | 前20% |
08 | 工學 | 0830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46 | 前30% |
08 | 工學 | 0817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48 | 前30% |
08 | 工學 | 0811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49 | 前30% |
12 | 管理學 | 1201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68 | 前30% |
08 | 工學 | 0815 | 水利工程 | 22 | 前40% |
08 | 工學 | 0802 | 機械工程 | 68 | 前40% |
08 | 工學 | 0810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71 | 前40% |
08 | 工學 | 0812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99 | 前40% |
08 | 工學 | 0809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61 | 前50% |
07 | 理學 | 0702 | 物理學 | 91 | 前50% |
07 | 理學 | 0701 | 數學 | 114 | 前50% |
學科門類 | 學科名稱 | 世界排名 |
---|---|---|
理學 | 數學 | 201-300 |
理學 | 化學 | 401-500 |
工學 | 機械工程 | 51-75 |
工學 | 化學工程 | 76-100 |
工學 | 能源科學與工程 | 76-100 |
工學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101-150 |
工學 | 水資源工程 | 101-150 |
工學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151-200 |
學科門類 | 學科名稱 | 世界排名 |
---|---|---|
工學 | 通信工程 | 151-200 |
工學 | 儀器科學 | 151-200 |
工學 | 土木工程 | 151-200 |
工學 | 納米科學與技術 | 201-300 |
工學 | 電力電子工程 | 301-400 |
工學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 | 301-400 |
工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401-500 |
華北電力大學,前身為1958年創建的北京電力學院。1970年學校遷至保定,更名為河北電力學院,1978年更名為華北電力學院。1995年華北電力學院和北京動力經濟學院合并組建華北電力大學,校部設在保定,分設北京校區。2005年學校校部由設在保定變更為設在北京,分設華北電力大學(保定)校區,兩地實行實質性一體化管理。華北電力大學現為教育部直屬高校,是教育部和國家電網公司等電力央企組成的理事會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 |
華中科技大學 | |
浙江大學 | |
西安交通大學 | |
清華大學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
北京郵電大學 | |
天津大學 | |
上海交通大學 |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 |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
制造業 | |
科學研究和技術性服務 | |
建筑業 | |
金融業 | |
教育 | |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
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 |
可再生能源學院 | |
環境工程與工程學院 | |
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 | |
國際教育學院 | |
核科學與工程學院 | |
控制與計算機工程院 | |
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 | |
外國語學院 | |
數理學院 |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